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移步易景……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全域增绿,利用城市边角地、裸露地、荒地“见缝插绿”,不断加大城区内小微绿地的建设力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需求,智慧园林建设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园林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智慧园林是指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园林绿化智慧化服务与管理,把人与自然用智慧的方式连接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互感、互知、互动。通过智慧园林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显性化,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以及风险预警,助力创造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园林现状“一览无余”
【亮点】
开展普查,摸清城市园林绿化“家底”,建立完备详尽的绿化资源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城市“见缝插绿”、立体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将“绣花功夫”与数字化紧密结合,打造“智慧园林”数智应用。截至去年年底,高效管护城市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累计处置绿化养护问题1.7万余件。
平湖市“智慧园林”数智应用以“一张图”为切入点,通过推动不同类型绿地、建设项目、绿化资产价值等园林绿化要素入库上图,有效整合各类绿化测绘数据,在平湖市建成区47平方千米的底图上叠加展示包括绿道现状、公园分布等近40张图层的园林空间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可视化,通过各项指标智能分析,为公园选址、绿道布局提供辅助。同时,建立城市乔木资产管理系统,对26.56万棵公共绿地乔木形成“一树一档”,特别对28棵古树名木实施精准养护、重点保护。
重庆市江津区智慧园林信息平台于日前搭建完成,同步完成了14个子系统建设以及基础数据的收集、入库,形成园林绿化基础数据库。
据悉,江津区对全区综合公园的智能管理终端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排、清理,进一步摸清底数,不断完善智能终端硬件设施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江津区已结合实际情况在圣泉公园重要路口和节点新增安装了57个枪机、球机摄像头,在鼎山公园新增安装了6个Wi-Fi点位,目前公园核心区域已实现Wi-Fi全覆盖,同时不断推进古树名木监测设备安装,进行防倾倒监测等。此外,通过智慧园林信息平台,园林工人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不同点位的园林绿化状况,精准开展管养,更好地维护园林绿化景观,以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未来,江津区将不断完善现有功能,并结合实际需要衍生其他功能,如病虫害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将技术应用成果最大化,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园林养护“一体管理”
【亮点】
通过养护监管的闭环机制、标段管理的标准制定和考核评价等平台应用,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有了畅通渠道,园林日常养护管理有了技术支撑。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智慧园林及病虫害基地监测预警系统项目进入现场施工以及设备安装阶段。据介绍,智慧园林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园林绿地病虫害特征数据与神木市园林绿地病虫害历史数据,强化病虫害发生日历管理与预测预警能力。
该项目建设还包括建立神木市城市园林综合普查系统以及城市智慧园林管理体系,打通了神木市园林系统与市级城管平台的壁垒,实现园林系统与数字城管案件信息的接收与反馈、基础管理资源的同步,打造神木市园林绿化数据资源中心,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推进精细化管理。同时更加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将为神木市民提供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获取相关服务的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那么,如何保护这些“活文物”?浙江省温州市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园林智治管理。
在温州市城市绿地在线系统中可以看到,部分重点保护的城市古树名木引进了物联网系统。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查看树木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情况,对已经录入系统的近700棵古树名木进行位置分布、生长状态、养护情况、认养监管等功能“一张图”管理,实现全市古树名木“树树有档案,棵棵有人管”。定期巡查养护古树,及时排除影响古树正常生长的隐患,更新各项生长指标,保障数据时效性。构建精准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系统实时监测古树名木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信息,当古树名木出现不良状态时,自动提醒系统管理员和养护单位及时处理,制定针对性养护策略,处理结果反馈系统,形成古树名木专项病虫害库。针对重点古树和问题古树,及时开展专业评估,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古树名木生态环境、病虫害状况等开展全面体检,实时监测其生长状态,及时制止破坏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相关行为。
编后:智慧园林建设应“管”“培”并重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各地在建设智慧园林的过程中,将数字化与精细化有效结合,以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助力打造城园共融的宜居城市,为人民群众谋求成色更足的绿色福利。
借助智慧园林系统优化城市园林管理和运营、实现园林养护数字化转型,应“管”“培”并重,从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育养护人才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园林绿化建设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使用功能、性质和景观效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智慧园林系统的核心是“管”,即借助先进的技术对绿地资源以及养护过程中的人、材、机进行全方位监管,实现对养护环节的人力替代。智慧园林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各项管理制度的支撑,只有在制度完善、责任分工明确的养护队伍中,智慧园林的系统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在养护工作中,要做到管理思想先进、措施到位、制度健全、分工明确、方案可行。
另一方面,培养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专业养护人才队伍。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企业,都需要培养专业的园林养护人才,了解新技术、新手段,让他们在园林绿化工作中起到担当和引领作用,为智慧园林的发展作出贡献。此外,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观念,把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养护的各个环节,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水平。